
[755A-3] 簡體書-讀史入戲:說不盡的中國史 胡阿祥 人民出版社
NT$ 245.00
讀史入戲:說不盡的中國史 胡阿祥 人民出版社
作者:胡阿祥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年06月
內容簡介
縱向流變的中國歷史,好像一條河,從遠古流到當今;橫向展開的中國歷史,彷彿一臺戲,又讀史可以入戲。本書作者以半個甲子的治史感悟,建構了全新的“中國歷史”之“大戲體系”:劇目解題、劇情提要、舞臺掃描、演員介紹、道具舉例、臺詞吟讀、旋律領會.....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簡介
胡阿祥,1963年生,安徽桐城人,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六朝研究所所長。天水師範學院甘肅省“飛天學者”講座教授。六朝博物館館長,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百家講壇、喜馬拉雅FM主講人,書香江蘇形象大使。出版專著、主編著作六十餘種,發表論文與隨筆五百餘篇。主要研究領域爲中國中古文史、中國歷史人文地理、地名學。
目 錄
引言:我們是觀衆2 一、劇目解題:“胡”說“中國”8 1.“中國”概念的糾紛與麻煩10 2.前800多年的“中國”16 3.後2200多年的“中國”20 4.中國真不愧爲“中”國哩31 延伸閱讀:解說名稱,認識“中國”33 二、劇情提要:上下五千年48 1.漫長的序幕48 2.改朝換代的正劇52 3.從“正劇”到“尾聲”62 4.品味式的思考66 延伸閱讀:魏晉禪讓:全本禪讓大戲79 三、舞臺掃描:縱橫一萬里92 1.矮人看場,所見能幾何哉92 2.舞臺的擴展與獨立的舞臺97 3.舞臺的分割與整合的舞臺107 4.研究舞臺的學問:歷史地理學117 延伸閱讀:“地域”如何成“學”?120 四、演員介紹:從無名的羣衆到有名的人物128 1.人口與人羣129 2.民族與中華民族134 3.人物及其評說144 4.虛幻的“萬民擁戴”163 延伸閱讀:韓愈,中國文藝復興人166 五、道具舉例:自然的象徵與人文的符號174 1.比較的視野175 2.道具及其象徵與符號意義181 3.風水:天地生人的和諧系統195 4.“中國形象”離不開“中國元素”204 延伸閱讀:看一臺澳門歷史與文化的大戲207 六、臺詞吟讀:經史子集叢……218 1.“六書”與“七體”220 2.說書與分類230 3.國史、地誌、族譜、人傳243 4.“花部雜譚”248 延伸閱讀:讀常見書與用新資料:以六朝研究爲例253 七、旋律領會:中華文化及其演變與傳承266 1.“華夏”、“中華”與“中華文化”釋義267 2.果肉、果核、果仁的比喻277 3.“器可變,道不可變”289 延伸閱讀:國學讀物的兩篇“後記”300 結語:我們是演員310 後記317

作者:胡阿祥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年06月
內容簡介
縱向流變的中國歷史,好像一條河,從遠古流到當今;橫向展開的中國歷史,彷彿一臺戲,又讀史可以入戲。本書作者以半個甲子的治史感悟,建構了全新的“中國歷史”之“大戲體系”:劇目解題、劇情提要、舞臺掃描、演員介紹、道具舉例、臺詞吟讀、旋律領會.....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簡介
胡阿祥,1963年生,安徽桐城人,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六朝研究所所長。天水師範學院甘肅省“飛天學者”講座教授。六朝博物館館長,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百家講壇、喜馬拉雅FM主講人,書香江蘇形象大使。出版專著、主編著作六十餘種,發表論文與隨筆五百餘篇。主要研究領域爲中國中古文史、中國歷史人文地理、地名學。
目 錄
引言:我們是觀衆2 一、劇目解題:“胡”說“中國”8 1.“中國”概念的糾紛與麻煩10 2.前800多年的“中國”16 3.後2200多年的“中國”20 4.中國真不愧爲“中”國哩31 延伸閱讀:解說名稱,認識“中國”33 二、劇情提要:上下五千年48 1.漫長的序幕48 2.改朝換代的正劇52 3.從“正劇”到“尾聲”62 4.品味式的思考66 延伸閱讀:魏晉禪讓:全本禪讓大戲79 三、舞臺掃描:縱橫一萬里92 1.矮人看場,所見能幾何哉92 2.舞臺的擴展與獨立的舞臺97 3.舞臺的分割與整合的舞臺107 4.研究舞臺的學問:歷史地理學117 延伸閱讀:“地域”如何成“學”?120 四、演員介紹:從無名的羣衆到有名的人物128 1.人口與人羣129 2.民族與中華民族134 3.人物及其評說144 4.虛幻的“萬民擁戴”163 延伸閱讀:韓愈,中國文藝復興人166 五、道具舉例:自然的象徵與人文的符號174 1.比較的視野175 2.道具及其象徵與符號意義181 3.風水:天地生人的和諧系統195 4.“中國形象”離不開“中國元素”204 延伸閱讀:看一臺澳門歷史與文化的大戲207 六、臺詞吟讀:經史子集叢……218 1.“六書”與“七體”220 2.說書與分類230 3.國史、地誌、族譜、人傳243 4.“花部雜譚”248 延伸閱讀:讀常見書與用新資料:以六朝研究爲例253 七、旋律領會:中華文化及其演變與傳承266 1.“華夏”、“中華”與“中華文化”釋義267 2.果肉、果核、果仁的比喻277 3.“器可變,道不可變”289 延伸閱讀:國學讀物的兩篇“後記”300 結語:我們是演員310 後記317
臻品齋書店在發貨前,
📚書本包裝一層氣泡袋,
再一層強化塑膠包裝袋,
最後才裝進破壞袋!
強化包裝,讓愛書人收到書不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