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tw-11134207-7r98s-lqe4ycs7iupu70

「58I-5❤️」世界名校高材生的會讀會玩學習法 Bestnote: Lernerfolge verdoppeln

NT$ 285.00


世界名校高材生的會讀會玩學習法
Bestnote: Lernerfolge verdoppeln, Prüfungsangst halbieren


作者:馬丁.克倫格博士
原文作者:Dr. Martin Krengel
譯者:  彭菲菲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7/09/09

目錄
目錄

 考試帶來很多煩惱
 於是有人開始動歪腦筋……
 為什麼一定要讀這本書
 哪些是你學習的絆腳石?
 一直以來,學習方法都像沙漏一樣
 優化的學習步驟就像切割鑽石
 學習健檢表:你有好的學習策略嗎?

第1章    訓練計畫:制定學習策略
 為什麼過程不是一切?
 考出好成績的四個要件
 完美的應考策略——實際演練
 不要再內疚!
    重要問題整理
    我的學習計劃

第2章 學習前暖身:啟動學習模式
 你有動機問題嗎?
 短跑還是馬拉松?
 K書日火力全開
 一心多用的神話
 「好玩」讓你考出好成績
 創意學習2.0
 打敗心中那頭小懶豬
    九個點子,讓學習變有趣

第3章 第一個障礙:找出全觀圖
 探索未知的學習領域
 放開眼界
 最大的閱讀謬誤
 一層一層深入
 把困難的文章變簡單
    重點整理:這樣才是有效閱讀

第4章 下一個原則:建立結構
 如何用三回合記下一二八個單字?
 用心智圖探索思考
 用結構圖反映複雜性
 聰明筆記術
 整理筆記和大綱
    總結:隨時變換學習焦點

第5章 想法大競賽:表達想法
 找到適當字眼為什麼這麼難?
 學習小組——三人行必有我師
 書寫如何啟發思考
    動手寫寫看!

第6章 大腦特技:編碼
 大腦真的有密碼?
 記住名字和事件的技巧
 會說法語嗎?記住外語和生字
 記住專業術語與外來字:3-2-1記憶法
 學福爾摩斯記數字
 記住定義與法條
 記住圖表、圖像、模型
    檢查清單:如何快速找到視覺編碼?
    動手畫畫看:視覺編碼的靈感

第7章 最後一哩路:簡化
 很不巧你的記憶力太好?
 十行勝過十頁
 用說故事記憶
 關鍵字是祕密武器
 考前準備
考場求生指南
    檢查清單:好總結的要件

第8章 重量訓練:複習
 何時複習?複習頻率多少?
 製造多樣性!
 用學習卡邊玩邊學
 這樣計算很簡單
 學而不費力,可能嗎?
    壓軸:以考試規則做訓練

第9章 上考場:擬定戰略,保持冷靜
 考試最常犯什麼錯?
 這樣做一定得分
 倒數計時:注意你的生活作息
 臨陣磨槍,不亮也光
 急救箱:救世主戰術
    練習

第10章 和教練一起評量:反省檢討
 反省與檢討讓你更上一層樓
 勝利的榮耀
 完美的學習流程
 接下來呢?精益求精
    學習訓練營:最後的檢查清單

背後的啦啦隊:給家長與老師的一些想法
 給父母的建議
 給老師的檢查清單
 改進教學的十個想法
    檢查清單:你的下一步

這本書獻給你
致謝


作者簡介

馬丁.克倫格博士Dr. Martin Krengel
原本不太懂唸書,經過慢慢摸索把自己訓練成學習效率專家,順利申請到各國頂尖大學:德國韋頓赫德克(Witten-Herdecke)大學、瑞士聖加侖(St. Gallen)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倫敦政經學院(LSE)。以優異成績取得經濟學與心理學博士學位,論文重點為認知與思考過程,並對動機心理學與學習心理學的最新研究產生高度興趣。
熱愛體操運動、滑雪、衝浪、彈鋼琴和旅行。目前身分為作家、講師、學習心理學家及自由創業者。35歲那年完成了25歲的人生夢想:375天環遊世界!
撰寫本書要告訴莘莘學子如何自我實現。你不必比別人聰明,重要的是掌握正確方法!
更多與學習相關資訊可參考:http://www.martinkrengel.com/

譯者簡介

彭菲菲
輔仁大學大傳系廣電組畢業,負笈德國埃森大學進修傳播學、心理學及行銷學,並獲頒碩士學位。旅居德國經年,躋身商業諮詢工作,並用餘暇投身翻譯。代表譯作有《在書中發現自己的靈魂:慢讀赫塞》、《大謊言時代》等書。



臻品齋書店在發貨前,

📚書本包裝一層氣泡袋,

再一層強化塑膠包裝袋,

最後才裝進破壞袋!

強化包裝,讓愛書人收到書不失望!❤️

IMG_9089IMG_9088


DALL·E 2024-01-28 22.38.41 - Create a wide, detailed impressionist-style painting of a three-story traditional bookstore warehouse interior, capturing the feeling of being imm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