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A-3] 二手書七成新 不搶當老大的為二哲學:45個不被判出局的應對高招 作者: 劉同
NT$ 285.00
★本書告訴你職場生存之道:「不做老大、不當唯一,只做第二的為二哲學!」 職場生存,就像是一場場不落幕的精彩攻防戰。職場上不能總是搶當老大;也不能莽莽撞撞無厘頭般地行走江湖,「說話要上道,做事才牢靠!」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本書一一詳述職場的應對進退之道,該如何說話、該如何裝扮、該如何做事最得體、最牢靠?教你不被判出局、不在職涯中滅頂的45個應對高招!
★這是一個要會做事,也要會做人的年代!
在職場應對,誰都不能事事強出頭,做老二,就對了!
在職場之中,該怎樣說話才得體?該怎樣說話才不會咄咄逼人,才不致讓老闆、同事與公司內外工作夥伴對你敬而遠之?該怎樣說話才不會鋒芒外露,搶掉老大的鋒頭?
★用對態度、說對話,決定你的職場分量!
本書特色
★職場達人 吳睿穎 強力推薦
沒被說破的辦公室為二哲學:
「不做老大、不當唯一,
只做第二的為二哲學!」
教你練就一身不被判出局的應對高招!
★為二心理學--面對工作的心態,鎖定不眼高手低的成功心法!
為二說話術--不擺譜托大、不強出鋒頭;說話要上道,做事才牢靠!!
為二抗壓術--跌倒後拍拍灰塵爬起來,內心強大的絕對抗壓心法!
作者簡介
劉同
十餘年電視從業經驗,歷任光線傳媒節目部聯合總經理、光線傳媒資訊事業部副總裁,並曾任《娛樂現場》《最佳現場》《影視風雲榜》《娛樂任我行》等多檔王牌娛樂節目總監。
亦為新生代知名作家,多部青春小說暢銷書作者、青春哲理小說代表性人物。已出版《五十米深藍》、《美麗最少年》、《離愛》,《誰沒一點病》等多部暢銷小說,並為多家雜誌撰寫專欄文章。
在知名大型華人求職節目《職來職往》中,以獨特的觀點,幽默且一針見血的風格,成為面試評審中最炙手可熱、最具說服力的「職場達人」!
目錄
作者序 「成熟」,是職場最重要的事
第一章 不搶當老大是門學問
1. 不搶當老大
2. 坐穩第二把交椅
3. 虛心求教,勝過強出頭
4. 不搶功勞,甘於當老二
5. 誰才是老大?
6. 抓準老闆心思做事
第二章 坐穩自己的位置
7. 不該搶的位置
8. 誰的功勞大?
9. 要站得穩,就得過層層關卡
10. 抄襲絕不等於借鑒
11. 別把「對手」當「對頭」
12. 是交流,還是決鬥?
13. 找到自己的定位
第三章 這麼說,就贏了
14. 讓人驚豔的開場白
15. 有準備,勝算大十倍
16. 聲音也可以讓人灰頭土臉
17. 「廢話」其實是溝通潤滑劑
18. 說得多,不如說得巧
19. 薪資怎麼說出口?
第四章 怎麼抓住眾人眼光?
20. 數到五,抓住HR心態
21. 用「眼神」搞定對方
22. 職業裝、職業妝 VS. 職業「裝」!
23. 公事包,該裝些什麼?
第五章 成功,從小地方做起
24. 小「MAIL」,大學問
25. 文件會說話
26. 電「腦」中的祕密
27. 手機號碼中的財富
28. 會打電話,先贏一半
第六章 職場總有祕密
29. 甩掉沾醬油心態
30. 嘿!我想讓你聽我的
31. NO!不要選邊站
32. 「保密」VS.「洩密」
33. 不要為搞怪而「搞怪」
34. 名片探測器
第七章 這麼說,就輸了
35. 八卦,別讓人去說
36. 人紅是非多?
37. 從騷擾中脫身
38. 這麼說,就死定了
39.不要小看「值日生」
第八章 換個想法,逆轉勝
40. 逆轉想法,危機成轉機
41. 低潮時的「興奮劑」
42. 失敗了,拍拍灰塵再重來
43. 在「尷尬」中,練就抗壓性
44. 沒有缺點,你就輸了
45. 職場不忘的感謝
看更多
序
作者序
「成熟」,是職場最重要的事
很早很早,看過一個笑話。
一位有錢人駕駛著自己新買的小型直升機,在空中十分得意地飛著。得意揚揚之後,他忽然發現自己迷路了。
他看到前面一棟高樓的樓頂站著兩個人,於是降低了高度,聲嘶力竭地喊著問路:「嘿!你能告訴我,我現在在哪兒嗎?」
兩個人抬頭,用奇怪的眼神看著這位可憐的富豪。半天,其中一人大喊著:「嘿!傻瓜,你現在正在飛機上!」
這是一個關於美國律師的笑話。
於是,這個有錢人立刻猜測那個大聲告知答案的人是美國律師,因為他提供的消息雖然準確無誤,沒有漏洞,但卻毫無價值。
這是一本關於職場的書,我無意嘲諷美國或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的律師。我想說的是:在關於職場那點事兒上,我們每天所面對的傳播媒體,無論是雜誌、報紙、電視或是網路……,都常有專家發表不少與職場相關的文章,傳授各種所謂的技巧、攻略,甚至說發現了辦公室裡的BUG,熱情的分享給大家。
當所有內容都在對你說:「只要按照我的方法做,你就可以無限打怪!無限升級!」 但事實是這樣嗎?未必是,這類資訊,往往帶給你的是一些大而無當,看似準確無誤,沒有漏洞,實際上卻是一些毫無價值的資訊。
這就像你在休假的時候,有人告訴你,你應該去釣魚。這能給你帶來樂趣和收穫。也有人告訴你,什麼水域更適合釣魚、什麼鉤子能釣魚、什麼魚餌能誘魚!那些都是對的,但問題是,你也許更想知道,你常去的水域如何能更容易地釣到魚、自己手上的鉤子如何才能更快釣到魚、筐裡的魚餌要如何引誘到更多肥美的魚!
「活在當下」,每個人幾乎都有自己該做的工作。就連看起來能夠睡到自然醒的SOHO族,其實也身繫著千絲萬縷的職場關係,只不過是把辦公室搬進了臥室。同樣的,上班族也絕對脫離不了合作夥伴、同事、客戶……,這些能夠影響你的重要人士。
任何人,只要你在職場工作,就無法逃離這個概念。整個社會就是一個大辦公室,除非你六根清淨,跳出紅塵。即便你是個出家人,難道你忘記了,寺廟裡還有住持、方丈、監寺這些職位?是不是又繞回了所謂的職業範疇?
我不是傳說中的專家,年紀也並沒特別大,也沒有多豐富、足以誇嘴的自身經驗。只不過湊巧,我身處職場之中,從事的工作又一直與職業和職場相關。雖不能說因此我對職場比別人有更多的瞭解。但事實上,我的確在每次的節目裡,都有著仔細傾聽別人訴說關於工作與職場生存的精采故事和疑惑、問題。
節目結束後,通常這一切僅是個開始。有人會覺得,劉同這個人說話、辦事、考慮問題蠻特別、蠻有意思的。所以很多人會發郵件、寫信,甚至到我的微博上留言。他們懷著對職業的「敬畏」,用上「請教」二字,想從我這裡得到一些如何解決問題的答案。這讓人不得不感動,並且心懷謹慎。你要知道,一個小小建議也許就會改變一個人的困境,能夠幫助到一個人,讓他更進一步。
除了自己的職場經驗和這檔討論職業節目之外,我不覺得自己有太強為別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至少我不是萬靈丹,也不是MBA商學院裡的資深教授。對很多問題的研究,還只能說淺嘗輒止。這個時代太講求效率、也太過於浮躁,似乎總有層出不窮的問題在等著你。你沒有辦法在一件事情上糾纏太久,弄個清清楚楚。
「請教」這個詞,讓我很汗顏。「指導」兩個字,又帶給我巨大的壓力。我沒有資格去做這兩件事情的主導。我所依仗的,不過是比一般人看得多一些、見識得多一些、自己犯過的錯誤也多一些,以及從別人的經歷和談論中汲取相關經驗的機會多一些而已。

本書一一詳述職場的應對進退之道,該如何說話、該如何裝扮、該如何做事最得體、最牢靠?教你不被判出局、不在職涯中滅頂的45個應對高招!
★這是一個要會做事,也要會做人的年代!
在職場應對,誰都不能事事強出頭,做老二,就對了!
在職場之中,該怎樣說話才得體?該怎樣說話才不會咄咄逼人,才不致讓老闆、同事與公司內外工作夥伴對你敬而遠之?該怎樣說話才不會鋒芒外露,搶掉老大的鋒頭?
★用對態度、說對話,決定你的職場分量!
本書特色
★職場達人 吳睿穎 強力推薦
沒被說破的辦公室為二哲學:
「不做老大、不當唯一,
只做第二的為二哲學!」
教你練就一身不被判出局的應對高招!
★為二心理學--面對工作的心態,鎖定不眼高手低的成功心法!
為二說話術--不擺譜托大、不強出鋒頭;說話要上道,做事才牢靠!!
為二抗壓術--跌倒後拍拍灰塵爬起來,內心強大的絕對抗壓心法!
作者簡介
劉同
十餘年電視從業經驗,歷任光線傳媒節目部聯合總經理、光線傳媒資訊事業部副總裁,並曾任《娛樂現場》《最佳現場》《影視風雲榜》《娛樂任我行》等多檔王牌娛樂節目總監。
亦為新生代知名作家,多部青春小說暢銷書作者、青春哲理小說代表性人物。已出版《五十米深藍》、《美麗最少年》、《離愛》,《誰沒一點病》等多部暢銷小說,並為多家雜誌撰寫專欄文章。
在知名大型華人求職節目《職來職往》中,以獨特的觀點,幽默且一針見血的風格,成為面試評審中最炙手可熱、最具說服力的「職場達人」!
目錄
作者序 「成熟」,是職場最重要的事
第一章 不搶當老大是門學問
1. 不搶當老大
2. 坐穩第二把交椅
3. 虛心求教,勝過強出頭
4. 不搶功勞,甘於當老二
5. 誰才是老大?
6. 抓準老闆心思做事
第二章 坐穩自己的位置
7. 不該搶的位置
8. 誰的功勞大?
9. 要站得穩,就得過層層關卡
10. 抄襲絕不等於借鑒
11. 別把「對手」當「對頭」
12. 是交流,還是決鬥?
13. 找到自己的定位
第三章 這麼說,就贏了
14. 讓人驚豔的開場白
15. 有準備,勝算大十倍
16. 聲音也可以讓人灰頭土臉
17. 「廢話」其實是溝通潤滑劑
18. 說得多,不如說得巧
19. 薪資怎麼說出口?
第四章 怎麼抓住眾人眼光?
20. 數到五,抓住HR心態
21. 用「眼神」搞定對方
22. 職業裝、職業妝 VS. 職業「裝」!
23. 公事包,該裝些什麼?
第五章 成功,從小地方做起
24. 小「MAIL」,大學問
25. 文件會說話
26. 電「腦」中的祕密
27. 手機號碼中的財富
28. 會打電話,先贏一半
第六章 職場總有祕密
29. 甩掉沾醬油心態
30. 嘿!我想讓你聽我的
31. NO!不要選邊站
32. 「保密」VS.「洩密」
33. 不要為搞怪而「搞怪」
34. 名片探測器
第七章 這麼說,就輸了
35. 八卦,別讓人去說
36. 人紅是非多?
37. 從騷擾中脫身
38. 這麼說,就死定了
39.不要小看「值日生」
第八章 換個想法,逆轉勝
40. 逆轉想法,危機成轉機
41. 低潮時的「興奮劑」
42. 失敗了,拍拍灰塵再重來
43. 在「尷尬」中,練就抗壓性
44. 沒有缺點,你就輸了
45. 職場不忘的感謝
看更多
序
作者序
「成熟」,是職場最重要的事
很早很早,看過一個笑話。
一位有錢人駕駛著自己新買的小型直升機,在空中十分得意地飛著。得意揚揚之後,他忽然發現自己迷路了。
他看到前面一棟高樓的樓頂站著兩個人,於是降低了高度,聲嘶力竭地喊著問路:「嘿!你能告訴我,我現在在哪兒嗎?」
兩個人抬頭,用奇怪的眼神看著這位可憐的富豪。半天,其中一人大喊著:「嘿!傻瓜,你現在正在飛機上!」
這是一個關於美國律師的笑話。
於是,這個有錢人立刻猜測那個大聲告知答案的人是美國律師,因為他提供的消息雖然準確無誤,沒有漏洞,但卻毫無價值。
這是一本關於職場的書,我無意嘲諷美國或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的律師。我想說的是:在關於職場那點事兒上,我們每天所面對的傳播媒體,無論是雜誌、報紙、電視或是網路……,都常有專家發表不少與職場相關的文章,傳授各種所謂的技巧、攻略,甚至說發現了辦公室裡的BUG,熱情的分享給大家。
當所有內容都在對你說:「只要按照我的方法做,你就可以無限打怪!無限升級!」 但事實是這樣嗎?未必是,這類資訊,往往帶給你的是一些大而無當,看似準確無誤,沒有漏洞,實際上卻是一些毫無價值的資訊。
這就像你在休假的時候,有人告訴你,你應該去釣魚。這能給你帶來樂趣和收穫。也有人告訴你,什麼水域更適合釣魚、什麼鉤子能釣魚、什麼魚餌能誘魚!那些都是對的,但問題是,你也許更想知道,你常去的水域如何能更容易地釣到魚、自己手上的鉤子如何才能更快釣到魚、筐裡的魚餌要如何引誘到更多肥美的魚!
「活在當下」,每個人幾乎都有自己該做的工作。就連看起來能夠睡到自然醒的SOHO族,其實也身繫著千絲萬縷的職場關係,只不過是把辦公室搬進了臥室。同樣的,上班族也絕對脫離不了合作夥伴、同事、客戶……,這些能夠影響你的重要人士。
任何人,只要你在職場工作,就無法逃離這個概念。整個社會就是一個大辦公室,除非你六根清淨,跳出紅塵。即便你是個出家人,難道你忘記了,寺廟裡還有住持、方丈、監寺這些職位?是不是又繞回了所謂的職業範疇?
我不是傳說中的專家,年紀也並沒特別大,也沒有多豐富、足以誇嘴的自身經驗。只不過湊巧,我身處職場之中,從事的工作又一直與職業和職場相關。雖不能說因此我對職場比別人有更多的瞭解。但事實上,我的確在每次的節目裡,都有著仔細傾聽別人訴說關於工作與職場生存的精采故事和疑惑、問題。
節目結束後,通常這一切僅是個開始。有人會覺得,劉同這個人說話、辦事、考慮問題蠻特別、蠻有意思的。所以很多人會發郵件、寫信,甚至到我的微博上留言。他們懷著對職業的「敬畏」,用上「請教」二字,想從我這裡得到一些如何解決問題的答案。這讓人不得不感動,並且心懷謹慎。你要知道,一個小小建議也許就會改變一個人的困境,能夠幫助到一個人,讓他更進一步。
除了自己的職場經驗和這檔討論職業節目之外,我不覺得自己有太強為別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至少我不是萬靈丹,也不是MBA商學院裡的資深教授。對很多問題的研究,還只能說淺嘗輒止。這個時代太講求效率、也太過於浮躁,似乎總有層出不窮的問題在等著你。你沒有辦法在一件事情上糾纏太久,弄個清清楚楚。
「請教」這個詞,讓我很汗顏。「指導」兩個字,又帶給我巨大的壓力。我沒有資格去做這兩件事情的主導。我所依仗的,不過是比一般人看得多一些、見識得多一些、自己犯過的錯誤也多一些,以及從別人的經歷和談論中汲取相關經驗的機會多一些而已。
臻品齋書店在發貨前,
📚書本包裝一層氣泡袋,
再一層強化塑膠包裝袋,
最後才裝進破壞袋!
強化包裝,讓愛書人收到書不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