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tw-11134207-23020-cg3zzbvuj7mva9

[58A-1]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 Civilization:The West and the

NT$ 950.00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
Civilization:The West and the Rest
作者: 尼爾.弗格森

高踞 亞馬遜 Amazon 暢銷榜.年度最佳重量級鉅作
暢銷書《貨幣崛起》作者 尼爾.弗格森 最新力作!
當前西方聲譽最高、影響力最大的歷史學者
《時代》周刊稱為「影響世界的100人」之一
尼爾.弗格森重新詮釋「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興起與衰落,更提出新的創見:破解西方如何支配世界的六大「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s)──競爭、科學、財產權、醫學、消費社會與工作倫理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深入探討過去,大膽預測未來
西方何以支配現代世界超過500年?
西方的主宰地位是否正受到亞洲崛起的威脅?
過去,西方靠六大「殺手級應用」獲得壓倒性勝利。
現在,新興國家是否將藉著這六大利器,終結西方的優勢地位?
西方文明憑什麼統馭全世界?
十五世紀初,如果你能在當時環航世界,那麼最吸引你的將是東方的璀璨文明。明朝的北京正興建紫禁城;在近東,鄂圖曼土耳其人正進逼君士坦丁堡。
相較之下,英格蘭在你心中留下的印象卻是鼠疫、惡劣衛生條件與戰亂相尋的破敗景象。其他動輒啟釁的西歐王國,如亞拉岡、卡斯提爾、法國、葡萄牙與蘇格蘭,看起來也沒比英格蘭好多少。西方將在往後五百年間支配全世界,這樣的想法此刻看來無異是天方夜譚。然而,它居然成了事實。
西歐文明憑什麼勝過外表看來比它優越的眾多東方帝國?弗格森認為答案是西方發展出六大「殺手級應用」,而這六大利器正是世界其他地區所缺乏的:競爭、科學、財產權、醫學、消費社會與工作倫理。
時至今日,關鍵的問題是,西方是否喪失了對這六大利器的壟斷。若是如此,弗格森警告,我們將目睹西方優越地位的終結。
《文明》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帶領讀者進行一場不尋常的環遊世界之旅。從中國的大運河到土耳其的托普卡皮宮;從南美洲的馬丘比丘到西非的鯊魚島;從布拉格的壯麗塔樓到溫州的祕密教堂。這是一則有關帆船、武器、地契、疫苗、牛仔褲與中文聖經的故事,也是一部清楚明晰的世界近代史。
作者簡介
尼爾.弗格森 Niall Ferguson
1964年出生於蘇格蘭。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商學院經濟史學家,是當前西方聲譽最高、影響力最大的歷史學者之一,曾任牛津大學、紐約大學及哈佛大學教授。專長貫通歷史與財經兩大領域,研究重心為經濟史和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研究,是全球矚目的美國外交政策權威評論者。2004年榮獲《時代》周刊評選為「影響世界的100人」之一。
重要著作有:《紙幣與鋼鐵》(Paper and Iron)、《戰爭憾事》(The Pity of War)、《羅斯希爾德家族》(The House of Rothschild)、《金錢與權力》(The Cash Nexus)、《帝國》(Empire)、《巨人》(Colossus)、《二十世紀的戰爭》(The War of the World)、《貨幣崛起》(The Ascent of Money)等。
弗格森定期為世界各報章雜誌撰寫文章,並且協助第四頻道製作了五個極受歡迎的電視紀錄片系列:《帝國》、《美國巨人》、《二十世紀的戰爭》、《貨幣崛起》與近期的《文明》。詳見:www.niallferguson.com。
譯者簡介
黃煜文
專職譯者。近期譯作有《如何寫歷史?》、《王者之聲》、《氣候變遷政治學》、《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與《威徹爾先生的猜疑:羅德丘宅謀殺案》。
 
目錄
前言 西方文明的興衰
導論 拉瑟拉斯的提問
第一章 競爭
泰晤士河與長江∕太監與獨角獸∕香料競賽∕平庸之國
第二章 科學
圍城∕《顯微圖譜》∕奧斯曼與弗里茨∕仁政改革∕從伊斯坦堡到耶路撒冷
第三章 財產權
新世界∕自由人之地∕美國革命∕古拉人的命運
第四章 醫學
伯克的預言∕戰爭的毀滅性∕無國界醫師∕鯊魚島的頭骨∕黑色恥辱
第五章 消費
消費社會的誕生∕日本的西化∕從貧困到富足∕牛仔褲的的影響力∕睡衣與頭巾
第六章 工作
工作倫理與識字倫理∕新教精神的轉折∕中國的耶路撒冷∕無信仰的國度∕
西方優勢的終結?
結論 競爭對手
看更多
 

前言
西方文明的興衰
我試著回想這個念頭是在何時何地在我腦子裡出現的。是二○○五我首次走在上海外灘時想到的?還是在粉塵瀰漫的重慶,聆聽中共官員描述眼前堆積如山的瓦礫堆日後將成為中國西南方的金融重鎮時產生的?那是在二○○八年,我覺得我看到的那幅景象比同時間北京熱鬧進行的奧運開幕儀式更讓我印象深刻。還是在二○○九年的卡內基音樂廳,我聆聽中國傑出年輕作曲家,同時也是古典音樂東方化的代表人物,林安淇的悠揚樂曲中得到的啟示?我想大概就是到了這個時候,當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即將步入尾聲之際,我的腦子裡閃過這麼一個念頭:我們正經歷西方五百年優越地位的終結。
我認為,本書提出的主要疑問也是現代史家最感興趣的問題。從一五○○年開始,為什麼歐亞大陸西端的幾個小國能成為世界其他地區的支配者?就連人口比西歐眾多,社會比西歐複雜的東方國家也無法倖免於難?我的次要問題是:如果我們能對西方過去的支配地位提出充分的解釋,那麼我們是否能預測西方的未來?西方世界是否真的已到了終點,而新興的東方是否即將迎接屬於他們的時代?換言之,西歐在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之後興起,在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推波助瀾下將文明傳布到大西洋彼岸,甚至抵達世界最偏遠的角落,最後在革命、工業與帝國的年代達到極盛,宰制世界絕大多數的人口,然而,今日的我們是否將目睹這個時代的終結?
我提出這樣的問題,正說明了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的一些現象。我出生而且成長於蘇格蘭,先後就讀於格拉斯哥中學與牛津大學。我在二、三十歲的時候以為自己的學術生涯將在牛津或劍橋度過。我最早開始產生去美國的念頭,是因為慷慨捐款給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的資深華爾街人物考夫曼(Henry Kaufman)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一個對金錢與權力的歷史感興趣的人不到實際充滿金錢與權力的地方見識一下?而談到金錢與權力,有哪個地方能比得上曼哈頓鬧區?隨著新千禧年的展開,紐約證券交易所不證自明地成為美國一手設計與操控的全球巨大經濟網路的核心。網路泡沫顯然正在消退,而令人難受的小衰退也使即將還清國債的民主黨失去了白宮寶座。然而繼起的小布希上任才八個月便遭遇一起事件,這起事件明顯凸顯出曼哈頓是西方支配世界的中心。蓋達組織的恐怖份子摧毀了世貿中心,這是對紐約致上的醜惡恭維。凡是想挑戰西方支配地位的人,一定會將此地視為頭號攻擊目標。
往後一連串事件的發展使美國躊躇滿志。塔利班(Taliban)在阿富汗遭到推翻。將敵對者烙上「邪惡軸心」(axis of evil)的稱號,就能為「推翻敵方政權」提供完美的藉口。「惡毒的德州人」民調居高不下,為他鋪平了連任的坦途。美國經濟因減稅而景氣回春。「老歐洲」(更甭說美國自由派人士)對此雖然憤怒,卻無可奈何。這些歷史事件深深吸引著我,我開始大量閱讀與發表許多有關帝國的作品,我尤其想知道美利堅帝國能從大英帝國的歷史中得到什麼教訓;結果我完成了《帝國:英國如何塑造現代世界》(Empire: How Britain Made the Modern World, 2003)。當我開始思索美利堅帝國的興起、宰制



臻品齋書店在發貨前,

📚書本包裝一層氣泡袋,

再一層強化塑膠包裝袋,

最後才裝進破壞袋!

強化包裝,讓愛書人收到書不失望!❤️

IMG_9089IMG_9088


DALL·E 2024-01-28 22.38.41 - Create a wide, detailed impressionist-style painting of a three-story traditional bookstore warehouse interior, capturing the feeling of being immerse